人工智能赋能、硬件创新、政策助攻…… 商报讯 经历了近两年的“寒冬”之后,消费电子市场回暖信号显现,多家消费电子产业链公司2023年业绩预喜。截至1月14日,消费电子行业已有7家上市公司披露业绩预告,其中有6家业绩预喜,具体包括3家预增、2家略增、1家扭亏。 业内专家表示,在市场需求持续回暖、人工智能(ai)赋能、硬件创新以及政策助攻的多因素共振下,消费电子行业有望迎来景气度的上行。不过,由于未来发展挑战因素较多,消费电子行业复苏持续性仍有待进一步确认。 多家公司业绩预喜 消费电子板块重获机构青睐 春江水暖鸭先知。2023年业绩预告大幕拉开,从目前已披露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情况看,消费电子产业链公司似乎正行在走出“寒冬”的路上。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,截至1月14日,消费电子行业已有7家上市公司披露业绩预告,其中有6家业绩预喜,具体包括3家预增、2家略增、1家扭亏。 1月12日,玻璃防护屏厂商信濠光电披露业绩预告,预计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00万元至5500万元,同比增长124.27%至136.07%,实现扭亏为盈。 苹果产业链公司立讯精密业绩预告显示,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7.5%至22.5%;传音控股则预计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21.15%。 还有多家消费电子零部件企业也预计2023年实现大幅增长。如恒铭达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5.05%至55.41%;珠城科技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7.17%至54.42%。 在消费电子相关企业业绩大幅回暖的当下,该行业也成为近段时间机构调研的重点之一。数据显示,自2023年12月1日至今,消费电子行业已有24家a股公司受到包括基金公司、券商、私募、险资等机构调研,合计调研次数达53次。亿道信息、兴瑞科技、统联精密的机构调研次数分别为12次、5次、4次,恒铭达、亿道信息等多家公司受到超过50家机构调研,协创数据更是受到近300家机构调研。 在二级市场上,尽管目前a股消费电子板块还未恢复涨幅,但跌幅程度正在慢慢缩减。截至昨日下午收盘,a股消费电子板块近一周跌幅为0.38%,成分股中41只上涨,其中天键股份涨5.22%,协创数据涨4.51%,另有电连技术、亿道信息等股跟涨,涨幅均超3%。与此同时,消费电子指数已于近日逐步回涨,截至昨日收盘,消费电子指数涨0.06%,深基消费电子etf涨0.16%,沪基消费电子etf涨幅达0.17%,均较上月有了一定涨幅。 供需关系逐步改善 复苏持续性有待观察 不可否认的是,行业内上市公司业绩改善的背后是消费电子市场的日趋复苏。 中国信通院最新数据显示,2023年11月,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3121.1万部,同比增长34.3%。科纳仕咨询(canalys)预计,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1.7亿部,增长4%,全球个人电脑(pc)出货量预计达2.67亿台,同比增长8%。 行业持续复苏下,多家消费电子上市公司近期披露称,公司订单或产品价格得到改善。此外,自去年初开始的ai应用创新也成为消费电子市场复苏的强大驱动力,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在终端产品、核心硬件、系统应用等维度发力,进行ai应用终端的探索。 手机端,包括oppo、荣耀等多家厂商都已推出搭载自研大模型的手机新品。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研究报告预测,生成式ai智能手机2027年出货量将达5.22亿部,占据40%的市场份额,复合年增长率为83%。可穿戴设备领域,meta、谷歌、微软、亚马逊、苹果等全球科技巨头都在准备将ai大模型应用在智能眼镜等可穿戴设备上。 众多机构和业内专家普遍认为,在ai、vr等技术创新的赋能下,消费电子行业将延续复苏趋势,迎来景气度上升周期。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、研究所所长陈雳认为,消费电子行业实现复苏主要来自于三方面因素,一是库存降至低位,消费电子行业进入补库周期;二是国内消费市场整体复苏,叠加苹果、华为等多个头部手机品牌发布新品,拉动下半年终端消费市场保持活跃;三是在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、ai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期等因素影响下,算力、存储等相关领域应用产品不断放量。 不过,也有专家提醒,因为行业发展受宏观经济以及ai应用落地进展情况等多重因素影响,谨慎看待消费电子产业的回暖,是否是阶段性仍是未知。 “消费电子市场发展与技术的创新突破与经济增长、居民收入水平上升有关。展望未来,新兴技术的突破将持续为行业带来新增长点,但目前全球经济衰退风险持续,宏观经济波动、居民消费能力下降将持续扰动消费电子行业。”陈雳说。 艾媒咨询创始人兼ceo张毅也指出,科技创新和行业周期是这波行业复苏最大的红利,产品的成熟度、是否跟上这个节奏是对行业竞争者最大的挑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