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资者直呼“买不到”,若没抢到还能投资什么 商报讯 6月10日,新一期储蓄国债正式开售,随即再现“秒光”场景。根据财政部公告,本次发行的2024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储蓄国债(电子式),两期国债均为固定利率、固定期限品种,最大发行总额为500亿元。第三期期限为3年,票面年利率为2.38%,最大发行额为250亿元;第四期期限为5年,票面年利率为2.5%,最大发行额为250亿元。 另外,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也于近日完成第一次续发行招标,将从6月13日起与原发行部分400亿元合并上市交易。 新一期储蓄国债端午开售 今年的端午节,投资者们除了依据传统吃粽子外,还格外关注新一期的储蓄国债发售情况。 昨日,2024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储蓄国债(电子式)在银行渠道正式开售。根据财政部公告,本次发行的2024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储蓄国债(电子式),两期国债均为固定利率、固定期限品种,最大发行总额为500亿元。其中,第三期国债期限3年,票面年利率2.38%;第四期国债期限5年,票面年利率2.5%。 据悉,此次发售的两期国债发行期均从2024年6月10日起息,按年付息,每年6月10日支付利息。单一个人国债二级托管账户购买每期国债不得超过300万元。 除线下柜台外,此次储蓄国债依旧有多家银行开启网银和掌银的同步代销,拓宽销售渠道。财政部公告显示,工行等32家网银成员同时通过网上银行代销;农行等16家手机银行试点成员同时通过其手机银行代销。 如大部分人所料,这一期储蓄国债一开售就销售火爆。记者查阅相关银行手机app发现,几乎电子购买渠道的份额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售罄。比如,工商银行手机app显示,2024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储蓄国债(电子式)的电子银行渠道可销售额度分别在开售后2分钟、1分钟内显示为0。在国债开售半小时后,记者查询了中行、建行、招行等多家银行手机app,同样显示2024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储蓄国债(电子式)已无法在该渠道购买。 值得注意的是,个人投资者购买电子式储蓄国债,首先需通过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网点柜台、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,按有关要求开立个人国债账户和资金账户,凭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在发售期内,前往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任一网点柜台购买,也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购买。此外,储蓄式国债的兑取对于持有时间有一定要求,否则将损失一定利息。 从第三期国债和第四期国债发行首日开始计算,投资者持有两期国债不满6个月提前兑取不计付利息,满6个月不满24个月按发行利率计息并扣除180天利息,满24个月不满36个月按发行利率计息并扣除90天利息;持有第四期国债满36个月不满60个月按发行利率计息并扣除60天利息。 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再扩容 今年以来,受部分银行降低存款利率、暂停销售大额存单等因素的影响,储蓄国债关注度进一步提高。 相比其他个人金融产品,储蓄国债具有安全性强、收益稳定、利息免税、起售点低等优势。从利率来看,储蓄国债票面年利率略高于同期限定期存款。例如,工商银行app显示,该行50元起存,3年期、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2.35%、2%。 也是基于这些优势,近期投资者们对于储蓄国债的关注度水涨船高。 6月7日,财政部首次续发行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(一期)(30年期),发行总额达450亿元。本次续发行国债为3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,票面利率与之前发行的同期国债相同,为2.57%。续发行国债的起息日、兑付安排与之前发行的同期国债相同。本次续发行国债招标结束至6月11日进行分销,6月13日起与之前发行的同期国债合并上市交易。 按照此前财政部发布的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,6月7日为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首次续发。而在6月14日,财政部将首次发行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(三期)(50年期),招标发行总额350亿元。 业内人士分析,超长期特别国债由国家信用背书,具有较强的安全性,成为金融机构资产配置的重要标的。此前,包括农商银行在内的部分商业银行扩大债券投资,“大行放贷,小行买债”,债券投资收益成为银行收入的重要来源。 若没抢到还能投资点什么 据统计,目前60岁以上的投资者占储蓄国债投资者的比例达55%。但面对如今“一债难求”的情况,除了抢购储蓄国债,稳健型投资者还能投资什么?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总监冯琳表示,储蓄国债投资者主要是风险偏好比较低且持有稳定资金的投资者,这类投资者对投资产品有保本要求,同时对产品流动性的要求不高,可以接受较长的锁定期。除储蓄国债外,目前柜台债券业务品种已经进一步拓展到地方政府债、央企发行的高等级信用债等其他债券品种,有利于丰富这一类投资者的投资配置需求。 一般来说,如果偏向于风险较低的投资产品,业内普遍会将目光投向地方政府债券、国债逆回购、货币基金、期限相对短一些的理财产品、债券基金及保险产品等。 冯琳表示,储蓄国债的投资人是个人投资者且一般持有到期,因此也不必担心利率波动造成的资本利得损失风险。不过,投资者可能会面临债券持有期内利率上升,导致利息收入跟不上市场水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