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“主引擎”。 餐厅里烟火气升腾、商场车站人流交织、演唱会“一票难求”……这些景象背后,是经济稳步回升的脉动。今年一季度,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3亿元。在促消费“组合拳”的牵引带动下,全市消费市场呈现出加快恢复态势,也映照出了一个春意盎然、活力四射的杭州。 值得一提的是,在居民消费需求个性化、多样化发展的大趋势下,新兴服务消费在总体消费中的占比不断提升,体现了杭州消费结构升级的大趋势。 国潮风起 引领城市消费新趋势 从一季度的数据来看,杭州的烟火气正逐步恢复: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增长4.2%;餐饮收入292亿元,增长7.1%。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势头强劲,如化妆品类零售额增长16.7%。 在消费新趋势中,“国潮”无疑是一个显著热点。无论是街区里流行的“簪花”换装,还是搭配盘扣上衣和马面裙的新中式穿搭,亦或是风味独特的老字号中式咖啡,这些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设计的潮品,共同推动了这股“国潮热”。 从西湖畔到运河边,从德寿宫到鼓楼、南宋御街,身着汉服者随处可见。其中,几百米长的小河直街,有提供仿古妆造、拍摄等服务的店铺40余家,街区日均客流量达到3万人。除了服饰,饮品同样搭上“赶潮”快车。位于清河坊历史街区的百年药店胡庆余堂“跨界”开起了养生咖啡馆,仅“如意人参”这个单品,每个月就能卖出一千多杯。一季度,上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.6亿元,其中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,饮料类增长34.4%,中西药品类增长10.5%。 这些国货“潮品”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着新型消费潮流。近日,富阳区提出要打造“新国潮品牌第一区”,以吸引和集聚更多新国潮品牌。 除此之外,杭州各地在跨界融合创新上下功夫,将安逸舒适的乡野风情与当下流行的消费方式相融合,展现出独具特色的“经济面孔”。 一把椅子,一杯咖啡,几个好友,面朝茶园、岁月静好……一杯“村咖”,让西湖以西的光明寺水库“火”出圈,一跃成为周边游、短途游“顶流”。“就连喝了一辈子西湖龙井的村民,现在都学会喝咖啡了。”西湖区转塘街道何家村村民何汀汀感叹,咖啡不是新鲜事物,但它去到乡村,便激活了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。数据显示,西湖区一季度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.3亿元,同比增长4.9%。 还有来自建德市大同镇溪口村的王紫菁,一个周末要在乡间卖出近200杯咖啡。值得一提的是,她把当地农产品与咖啡结合起来,推出了独具特色的“苞茶茶咖”。接下来她还计划将建德草莓、橘子等当地特产与咖啡、奶茶结合,推出更多有家乡味道的咖啡饮品。 “赛”“会”火爆 打开文旅融合新方式 今年以来,杭州市民的文化娱乐消费需求旺盛,文化消费新引擎正在发力。数据为证:一季度,全市体育、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达到34.5%,教育文化娱乐类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.8%。 这得益于杭州积极打造国际“赛”“会”之城。进入后亚运时代,杭州通过举办各类体育赛事、演唱会等活动,推动赛事展会与文旅经济、赛事经济、会展经济等上下游行业深度融合,将“赛”“会”的流量变成消费的“能量”和经济的“增量”。 曾经,第一季度因市场调整和天气因素被视作演出市场的淡季。然而今年,杭州却打破了这一常规,迎来了一拨拨明星演唱会、各类体育赛事,吸足了目光与人潮,点燃文旅消费热情。 比如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举行的世界羽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,5天的比赛,共接待9.3万人次观众,光是门票收入就超过4000万元。2024年,杭州亚运会主阵地萧山有8场国际赛事、20个国家级赛事和百余场大中小省市区本土赛事。 4月18日至21日,周杰伦嘉年华世界巡回演唱会——杭州站在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。4天演唱会,全市接待外地游客472.2万人次,直接带动杭州文旅消费13.16亿元。一季度,萧山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.97亿元,同比增长8.0%。其中,限上住宿餐饮营业额增幅明显,达到8.86亿元,增长36.2%。 “拖着行李箱,追一场演唱会,游一座城”,这样的“演唱会 旅游”模式,已成为今年最热门的旅行方式之一,被视作快速激活本地经济的消费密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