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台应严格审核 优化机制治乱象 这些情感咨询师为什么会受到追捧?记者采访多位经常观看此类直播或短视频的网友,发现这些主播口中“经历婚姻失败、创业失败走出低谷后,主动揭露伤疤,帮助女性成长”等经历颇能引发他们的共鸣。 在北京工作的辛女士长年单身,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,她会经常刷一刷这类直播或短视频。在她看来,这些主播能为其提供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和理论体系,自己乐意为主播掏钱,并且“很多个感觉孤单的晚上,想找人聊聊天的时候,这些主播也能为我提供情绪价值”。 “有的主播很励志,在她们身上能看到向上的希望。”来自湖南长沙的赵女士举例说,某博主称自己经历了失败的“豪门婚姻”并负债1000万元后,凭借在商学院接触到的“大佬”资源,不仅还清了负债,还成为上市公司的ceo,“这难道不是女性的榜样吗”? 可现实中,这些情感咨询师提供的咨询服务真的靠谱吗? 有受访网友认为,这些打着“情感咨询”旗号的主播,内容真实性令人怀疑。一北京网友小爱告诉记者,她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看这类直播,“就像听故事一样,当一乐子”。直到有一天,一个宣称自己“住大别墅”“实现财富自由”的“名媛”博主在视频中特意晒出自己的一款名牌包,之后被网友扒出是假货。“主播当时举着包说自己嫁得好名牌包随便买,但被人扒出是假货后就再也没公开回应过。如果一个包的细节都是假的,实现阶层跨越的故事的真实性又能有多少呢?” 记者在第三方投诉平台搜索发现,有不少网友宣称自己购买咨询课程后被坑了。比如有网友介绍,其在某情感咨询师直播间下单了价值8000多元的1v1咨询服务,结果导师并非该主播本人,而是没有任何资质的老师,且在咨询过程中回复敷衍,协商退款时只要回了不到一半的钱。还有人投诉称,其花费399元购买了某情感主播的私教课,对方宣称“有七成概率帮助追到现在喜欢的女孩,群里所有导师都会提供帮助,有任何相关问题可以随时询问”。但实际上只有一位老师与他对接,且签订合同协议半个月后对方一直没有提供相关服务。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,情感咨询由来已久,但需注意的是,有别于一些心理咨询师、家事法律援助的账号,部分博主并未取得相关资质,有的甚至自己的婚姻也“一塌糊涂”,却来销售情感课程,这成为时下的怪现象。 在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工委副秘书长胡钢看来,个别情感主播散布错误婚恋观,传导不良价值观,故意制造性别对立,助长假借婚恋索要财物等行为,违反了民法典有关“男女平等”“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”的规定,违背了网络安全法有关“国家倡导诚实守信、健康文明的网络行为,推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”的要求,违背了妇女权益保护法有关“鼓励妇女自尊、自信、自立、自强”的规定,背离了《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》有关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宣传优秀道德文化和时代精神,充分展现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精神风貌”的要求。 胡钢认为,治理此类乱象的重点在于加强视频平台的管理。比如优化推荐机制,着力解决平台算法价值导向存在偏差问题;优化流量分配机制,防止“重指标轻质量”现象;强化平台审核把关,着力解决平台审核机制不规范和审核标准不够全面等问题;严格执法,对造成违法不良信息恶意传播的平台和主播进行责令改正、账号处置及相应行政处罚。 受访专家认为,婚姻是人生的重要选择,绝不是某个人的只言片语或者所谓情感咨询就能选择成功的,还是要树立正确择偶观,把人生的选择权抓在自己手里,而不是寄希望于别人替自己做决定。对于涉及情感咨询类的内容,相关平台应做好资质审查。真正专业的情感咨询,应该引导人们冷静审视这段关系,在抽丝剥茧后发现症结所在,在情绪表象之外,听到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,继而做出自主选择、妥善解决问题。 (法治日报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