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往,消费前先打开手机看评价已成惯例。分数越高越值得打卡成为大家的共识。然而,这种风向正在被打破。 最近,“年轻人报复性挤爆3.5分餐厅”的话题登上社交平台热搜,消费者反向选择低评分餐厅这一现象引发网友热烈讨论。一些消费者抱着“我倒要看看有多难吃”的心态去低分店猎奇,却反而收获了意外之喜。 年轻人挤爆3.5分餐厅 近日,“年轻人挤爆3.5分餐厅”这一话题冲上热搜。随即,消费者反向选择低评分餐厅这一现象引发热议。 在多个社交平台上,不少网友都分享了自己在高分餐厅“踩雷”、爱吃的餐厅却只有3.5分的经历。无数次对评分的笃信,换来的却是用消费买教训。“所谓的网红餐厅在经过几轮排队打卡之后,发现光临的也只有网红本人。” 还有网友支招,那些评分在3.5分到4分之间、开了三年以上的老店,也是不错的选择,还可以跨平台去“货比三家”,看下综合评分后再做选择。 于是,一些人跟风尝试,甚至专挑3.5分餐厅,觉得这样避免了对高分餐厅的过度期待,反而有惊喜。 在一些消费者不惜“以身试险”的尝试下,部分明珠蒙尘的“低分店”得以正名。然而,也有不少年轻人开始分享3.5分餐厅的踩雷经历:“跟风体验的后果,竟然是大概率踩雷。” 反精致浪潮正在袭来 在年轻群体中,“反精致浪潮”已经从吃喝玩乐,渗透到衣食住行的各个层面。 比如去年的冬季被一股复古风潮所席卷,军大衣、花棉袄纷纷“上位”,“不是羽绒服买不起,而是军大衣更有性价比”,也成为了年轻人的口头禅。这种追求实用与性价比的消费观念,在年轻人中迅速蔓延开来。 比军大衣更早出圈的,还有年轻人发起的特种兵旅行。 日行几万步、48小时不睡觉、全程只花几百块,礼拜天玩完还能赶上周一的“早八”,这种极度浓缩的高性价比旅行从春夏火到秋冬。年轻人抛弃了欧洲行,开始在小县城里寻找新天地,于是淄博烧烤火了,尔滨红了。 再比如,年轻人不再热衷打卡装修精致的咖啡馆,转而到菜市场寻找起了烟火气。 如今,属于这届年轻人独特的消费观正在形成,他们开始抛弃盲目从众,转而追求性价比,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消费关注点和需求点的转变,更预示着产能过剩和消费降级的到来。 |